學生檔案上網被指侵犯隱私
作者: 徐文釗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1-23 00:00
930
?nn 浙江紹興第一中學將學生檔案上網后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記者昨天獲悉,該校學生檔案上網一個半月以來,瀏覽量超過了2萬人次。nn 盡管校方認為,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檔案的“陽光操作”,但依然有專家表示出對“學生隱私可能被泄露”的隱憂。nn 校方意在檔案操作透明nn “傳統的學生檔案只由班主任個人填寫,是否公允難有保證。”俞自強說,通過網絡公示可起到檔案操作透明化的作用,從而盡量避免“偏頗”乃至“惡意修改檔案”的違法行徑。nn 俞自強表示,“公示學生檔案的初衷是促使學生以檔案為鑒,嚴于律己,促進學生良性成長。”nn “檔案在網絡公示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據俞自強介紹,學生網絡檔案包括成績、獎懲、身體狀況等,分既定檔案和非既定檔案,相關人員不僅可以對檔案內容發表評論,也可以對非既定檔案提出意見。一個例子是:一學生考試帶手機作弊,被及時載入了非既定檔案,該學生可上網查看此項非既定檔案。如果這名學生在10天內未對此項內容提出異議,該非既定檔案則會自動載入既定檔案。nn 網上檔案并非人人可看nn 檔案上網后,這一事件立刻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這樣做是侵犯了隱私權?對此,紹興一中表示,這樣做只是探索嘗試,而且已經將可能侵犯隱私的風險降到了最低。nn 據了解,有權限登錄網站并瀏覽檔案信息的只有四類人:該校的教師、學生、家長和部分社區干部。nn “對瀏覽人群的界定,這就是一種保護學生隱私的措施。”俞自強說,不僅如此,可瀏覽檔案人群的權限也并不相同。例如,該校的學生只能看到自己的全部檔案信息,對于其他同學的檔案只限于姓名、出生年月、聯系方式以及獲獎信息。nn 俞自強解釋說,“公示其他學生的獲獎信息而避免泄露懲罰信息,意在促進向先進學習。” nn 是否侵犯隱私:nn 學生檔案上網不違法nn 對于隱私權,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在網絡公示學生檔案也無明文禁止。從目前的操作來看,我認為該校并未違反相關法律。nn ———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蔣朝標律師nn “陽光檔案”應完善nn 個人隱私是動態的、寬泛的概念,一些目前看來還不是隱私的記錄,如出生日期、家庭地址、聯系方式等,在一定時候也可能是隱私。“陽光檔案”的做法應該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加以完善。nn ———紹興檔案局工作人員nn 極可能泄露學生隱私nn 網絡公示檔案無非是想形成家庭、學校、社區共管的教育體系,但實際上這種教育互動目前在網絡上尚難形成,最好仍是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從目前的技術手段看,網絡安全仍值得懷疑,如黑客惡意竊取等,極可能造成學生隱私泄密。nn ———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建華 nnnnnnnn n
注:本文轉載自東方早報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