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賴某注冊辦理了一家虛假網站,以能幫助辦理團購退款業務,詐騙白女士近5萬元。日前,記者從市檢召開的網絡購物詐騙案件發布會上了解到,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網絡進行各種網絡犯罪,網絡購物犯罪成為其中的典型代表。
29歲的白女士平時喜歡網購。去年3月,她在網上購買了一家團購網站的商品,網上付款后領取了團購券,但后來不想消費,準備退掉團購券時,發現對方并不承諾無理由退券退款。為避免損失,她在網上搜索希望能找到退券退款的辦法,無意中發現一個自稱可以幫助辦理團購券回收退款的網站。而該網站就是賴某注冊辦理的虛假網站。
22歲的賴某是海南無業男子,高中文化。注冊了一個免費網站聲稱可以辦理團購退款業務,并在一些大型的網站、論壇上發布信息,留下聯系方式。去年3月8日,在接到白女士的電話后,賴某冒充網站客服人員,謊稱需要通過ATM機辦理退款手續。他通過電話指揮白女士,表面上是讓她在ATM機上按照提示操作辦理退款,但實際上是誘導白女士將本人銀行卡賬戶里的錢轉到賴某指定賬戶內。白女士轉完賬后突然意識到被騙便立即報警。去年7月,賴某在海南家中被抓。后賴某因詐騙白某現金4.9萬余元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并處罰金2000元。
據石景山檢察院統計,近三年來,該院共受理網絡犯罪刑事案件38件201人,其中網絡購物詐騙案5件14人。在此類案件中, 20至30歲的被告人占92.86%。他們對于網絡熟知程度高、應用能力強。例如楊某等人火車票詐騙案中,楊某是游戲代練,熟練掌握網絡技術,負責建立名為“速達快遞”的網站,利用高科技手段突破技術障礙,進而實施詐騙行為。蔣某飛機票詐騙案中,熟知網絡搜索的蔣某,在網站中每隔5分鐘提交一次虛假的航空公司的訂票電話,增加客戶在百度中搜索到這條信息的概率。
此外,在此類案件中,被告人都是通過ATM機轉賬或網上銀行轉賬的方式將被害人的款項轉至他們控制的賬戶,避開了第三方支付等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