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這幾天,打開電腦,滿屏幕都是“雙十一”促銷,許多消費者克制著購物沖動,等待“雙十一”大展身手。各大電商平臺的硝煙戰相較于往年“攻擊性”更強。“如果說歷年來各電商平臺的宣傳加強了備戰‘雙十一’的戰火,那么今年的電商平臺的宣傳則更將戰場赤裸裸地延伸至傳統零售渠道,電商對實體店銷售的沖擊可見一斑。雙方已經由分割市場升級到搶占市場。
為此,新華網專訪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先生。
?
1、 “雙十一”網購狂歡 支付寶成交額6小時內過百億,給我們傳遞一個什么樣的信號??
答:幾年來的“光棍節”大促,正以每年翻番的速度締造一個世界級的新消費的“神話”。它是我國經濟轉型、消費拉動的有力支撐,也是中國電子商務業界貢獻給世界的又一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奇跡”。它所傳遞的是電子商務作為新型生產力所具有的驚人的能量和爆發力,而且電子商務還將引領我們從工業社會全面走入信息社會,一個更和諧、發展的社會。
2、淘寶賣家稱“雙十一”不賺錢,純屬賠本賺吆喝。您怎么看待?
答:我們注意到,每年的雙十一大促活動都會出現一些“黑馬”,一些原來知名度不高的網商異軍突起,成為電商界的新星。其實,無論對于個體電商還是電商整體,雙十一大促不僅是一次徹底的回饋消費者的活動,更是一次集中的閃亮登場,一個響亮的形象廣告。也許真的沒什么利潤可言,但卻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活動。
3、今年的電商平臺的宣傳則更將戰場赤裸裸地延伸至傳統零售渠道,電商對實體店銷售的沖擊可見一斑。傳統實體店怎么應對沖擊?電商能取代實體店嗎?
答:電商不可能完全取代實體店,我認為結果只能是和諧共生、相互融合、互相競爭、消費者得利的局面,只有那些不能適應變化的實體店會被殘酷第淘汰出局。實體店更多地會走向O2O的發展模式,網店也會更多地建立自己的線下體驗店。其實,這樣的局面無論從市場競爭、新型生產力發展和消費者得利等多個角度看,都是良性的、健康的。不必過多憂慮,當然要遵循合法的競爭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