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濟南一片蕭瑟。
同樣凄涼的還有一群在濟南市高新區舜華派出所等待筆錄的報案人員。
他們曾經因貪戀高息而投資P2P平臺山東上咸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咸”)。然而,上咸跑路失聯,令他們輕則半年、一年積蓄全無,重則傾家蕩產債臺高筑。
上咸是一家怎樣的P2P公司呢?緣何吸收數千人的上億元真金白銀呢?上咸所涉及的業務是否具有真實的借款人?資金又去哪兒了呢?
記者24日來到濟南高新區深入采訪,對上述問題進行一一探究。
記者調查發現,近日跑路的北京P2P自融平臺里外貸,與上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幕后控制人皆為在山東從事房產等業務的高琴夫婦。
而據濟南市高新分局相關人員透露,上咸法人代表王鵬飛,運營劉廣福、高琴及其夫張某目前均已被警方控制。高琴夫婦在濟南市中區的住所,也已經貼上了高新分局的封條。
記者在位于濟南高新區舜泰廣場2號樓的上咸公司看到,該公司大門緊鎖,人去樓空。
何以受青睞
數據顯示,2014年12月至今不到兩個月,僅山東一省即爆出五十多家問題P2P平臺——有的無法提現,有的失聯,有的跑路。
上咸即是其中之一。
2015年1月16日下午,遲遲未能等到當日提現到賬的投資人,在聯系不到上咸法人代表王鵬飛和運營劉廣福后報警。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對方已失聯跑路。
截至當日,上咸營運一年零3天,待收款1.62億元,累計成交4.65億元。平臺官方發布的借款標中,1月標利息18%,獎勵0.4%,即相當于年化22.8%;3月標利息20%,獎勵2.7%,相當于年化30.8%;6月標利息20%,獎勵7%,相當于年化34%。
上咸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受到這么高的青睞?
首先是它號稱得到過具備國資背景的風投注資。時間撥回一年前的2014年1月20日,上咸在濟南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與濟南華科創業投資企業(下稱“華科”)簽署合作協議,后者成為上咸戰略投資者,此事亦由濟南當地媒體報道。
華科又是何背景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華科成立于2013年11月12日,是一家有限合伙企業,主要經營創業投資業務,合伙人有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中心、濟南市財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和濟南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個人。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的華科主要經營場所為:濟南市高新區新宇路750號5號樓2-201-3。
但記者按此地址幾番尋找仍不見蹤跡。
當地人告知,“新宇路”早在四五年前就改名為“舜華路”,但當記者找到舜華路750號5號樓2單元的201-3時,仍未見華科蹤跡。在此辦公的是一家融資租賃公司,且其工作人員稱已在此辦公三年有余。
除了風投注資外,現場不少報案人員對記者稱,其信賴上咸是由于網貸第三方平臺網貸之家的排名。
亦有在上咸投資時間較長的人稱,上咸在2014年9月初之后突然出現排隊搶標的“盛況”,即充值一筆資金,需要排隊數天才能投上官方發布的借款標。這些說明上咸的人氣在去年9月初開始暴增。
2014年8月,上咸突然進入網貸之家評級,且躋身前100家P2P平臺的第48名,之后的9月、10月、11月、12月乃至2015年1月——“跑路”當月,網貸之家評級前100名之中,上咸赫然在列。
記者就上咸“跑路”一事采訪了網貸之家CEO徐紅偉。他稱,排名僅僅是提供一個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對于上咸在網貸之家投入的廣告費問題,徐紅偉稱:“我們對廣告和軟件外包都會有自律規則,在出問題的半年內,會拿出雙倍費用協助投資人維權。”
錢去哪兒了
截至1月27日,到濟南報案的全國各地上咸受害人達347人。據受理報案的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派出所相關人員透露,報案人員涉及本金已超3000萬元。
報案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是,錢去哪兒了以及錢還能回來嗎?
P2P網貸平臺,一般是指投資人通過網絡平臺,貸款給需要資金的個人或者企業。按理說平臺不會占用資金,但也可能存在平臺發布假標自融等問題。
綜合年化收益28%的上咸,其業務是否真實?借款人是否存在?
記者采訪的數位到過上咸考察的投資人,均稱經自己查詢過的借款業務確有真實存在的,且有受害人甚至跟過單(陪同上咸業務人員考察借款人并簽訂協議)。
另據上咸風控部門業務人員稱,其本人經手的借貸業務是真實存在的。記者欲詳細咨詢有關情況時,對方以正在北京催收房產抵押業務為由,拒絕了采訪。
“如果都是真實的借貸業務,就沒有必要跑路,完全可以出一個限制提現公告,給大家‘畫餅’。所以上咸肯定存在不少虛假借貸業務,資金自融。”某網貸業內人士稱。
上咸自融吸收到的錢去哪兒了呢?
記者通過綜合知情人士和上咸財務人員提供的信息,這些資金很可能流向了上咸的幕后人員高琴夫婦。
高琴是山東鼎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濟南清大華創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清大華創”)兩家房地產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法人代表,其中清大華創還是濟南知名小區長嶺花園的開發商。
濟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相關人員稱,目前上咸的法人代表、運營以及高琴夫婦均被控制,已查扣部分涉案物品和資料。
很遺憾的是,高琴夫婦亦面臨資金鏈問題。濟南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2012年底清大華創向長安信托借款1.5億元,借款期限為12個月,年利率10%。到了2013年12月,因清大華創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長安信托向陜西省西安市公證處申請出具執行證書。濟南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遂在2014年7月判決,凍結、劃撥被執行人清大華創、山東鼎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高琴的銀行存款人民幣1.6億元。
高琴幕后控制的另一家平臺里外貸,在上咸跑路數日后的1月22日也宣布停業。里外貸1月26日發布公告稱,由于里外貸借款人高琴已被濟南警方控制,公司暫停一切業務,現正在與濟南警方協調。
里外貸是業內皆知的自融性P2P平臺。平臺數據顯示,里外貸待還的借款人數僅為8人,待還金額最高的達3.2億元,總計待還金額9.34億元。“里外貸有不少‘馬甲’,真實的待收要少些,不過也有好幾億。”有資深網貸人士如是稱。
P2P亂象叢生,引發業內呼吁監管細則出臺。2015年1月20日下午,銀監會宣布進行機構調整,新設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部,P2P將劃歸到該部門監管,但具體政策出臺尚未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