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12315中心日前發布了一則典型案例,給廣大網購市民以警醒。消費者李女士在淘寶網購一件韓國代購的大衣,付款后的第二天有一位自稱是賣家的人給她打電話說該款大衣缺貨,如果不著急要的話,可以等半個月以后再發貨。如果著急要的話,可以申請淘寶退款,然后再通過微信購買。李女士隨后申請了淘寶退款,并按照“賣家”的提示加了微信,從微信朋友圈中選了一款1899元的大衣,并微信轉賬支付。4天后,李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微信被“賣家”拉黑了,上淘寶網咨詢客服時,客服稱他們從來沒有用微信出售過產品。
經了解,依據淘寶網交易規則,所有用戶交易需要通過淘寶網頁面進行,并使用支付寶擔保交易。如在買家支付過錢款后出現缺貨問題,按照交易規則,也必須通過淘寶網聊天軟件“旺旺”進行溝通。一旦賣家有虛假交易行為,淘寶網客服可以通過旺旺聊天記錄鎖定賣家,同時支付寶擔保交易可以將錢款退還給消費者。李女士在淘寶網所購大衣的錢款已經通過支付寶退還,但李女士無法舉證她所接到的電話是賣家所打,賣家銷售頁面內也沒有相關微信的信息。而且,李女士在申請退款時并沒有和賣家客服進行聯系。至于李女士的電話信息為什么會被泄漏,淘寶客服表示他們無法追查。而李女士所加的微信為個人微信,支付的錢款也是通過個人轉賬進行的,并沒有通過微信旗下的微店進行擔保交易,目前該微信號碼顯示已經注銷。
12315中心提醒廣大網購消費者,在購物時候一定要謹記切勿隨意相信網站以外的交易方式,出現問題后,第一時間向賣家客服進行詢問,如賣家客服提出使用網站以外的交易方式進行交易,要立即向網站客服投訴。
記者 李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