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反洗錢責任重大 央行監查權下放派出機構
作者: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10-30 00:00
1178
????貪污賄賂犯罪及金融犯罪的違法所得,被確定為重點監控對象。nn 貪污、洗錢、外逃是一個鏈條,但如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忠于職守,這個鏈條就有可能被斬斷。nn 委員建議,金融機構玩忽職守導致洗錢后果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nn 賦予派出機構監督檢查權nn 10月27日第三次審議并有望通過的反洗錢法草案,賦予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派出機構監督檢查的權力。這一規定有利于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更好地履行反洗錢的監督管理工作。 nn 反洗錢法二次審議稿規定,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對可疑交易活動實施行政調查,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nn 在現實情況中,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為中國人民銀行。上次審議時,有的常委會委員和部門提出,上述職權都由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行使,難以完全適應實際情況;其中有些職權由其派出機構行使,比較切合實際。nn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以銘說,法律委員會經同預算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法制辦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建議在反洗錢法草案中新增規定: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可以在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范圍內,對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省一級派出機構可以履行反洗錢行政調查職責;經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授權,其設區的市一級以上的派出機構,可對金融機構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nn 金融機構玩忽職守可處重罪nn 所謂“洗錢”,就是指將嚴重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清洗為表面合法所得的行為。洗錢活動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已成國際公害。據一些國際組織和專家估計,現在世界上每年的洗錢數量大約相當于世界經濟總量的2%至5%。nn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5中國反洗錢報告》透露:2005年,我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共移交可疑交易線索533份,涉及人民幣793.51億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配合公安機關和其它部門成功破獲洗錢及相關案件50余起,涉案金額折合人民幣上百億元。nn 在這次常委會分組審議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南振中說,貪污、洗錢、外逃是一個鏈條,但如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忠于職守,這個鏈條就有可能被斬斷;如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玩忽職守,一些貪官就有可能通過洗錢轉移資金,達到攜款潛逃的目的。nn 南振中分析認為,三次審議稿第三十二條對金融機構玩忽職守行為的懲處力度偏輕,比如有“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的”等行為,致使洗錢后果發生的,僅僅處以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nn 他建議對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加以區分:沒有發生嚴重后果的,按照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懲處;導致公共財產或者國家與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應該依照玩忽職守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nn 反洗錢最有效的是法律措施nn 反洗錢最有效最重要也最為基礎性的手段便是法律措施。nn 據了解,根據全國人大立法規劃的要求,2004年3月23日,正式成立了由全國人大預算工委牽頭組織,由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交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等18個部門參加的反洗錢法起草領導小組和起草工作小組,各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各部門有關法律起草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制定通過了起草工作計劃,反洗錢立法工作正式啟動。nn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林強在分組審議中說反洗錢法草案經過一審和二審以后,條款的安排和草案的具體內容,更加科學、更加合理,也有較強的可操作性。nn 他提出,草案將洗錢活動定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洗錢活動”,也就是說,洗錢罪的上游犯罪具體為這幾個領域里的犯罪。《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第四條,則把洗錢罪的范圍擴大到所有有經濟收益的犯罪。nn 為了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打擊力度,林強建議將洗錢罪的上游犯罪范圍擴大到所有產生經濟收益的犯罪。可采取定義式和列舉式相結合的方法,明確洗錢罪的具體范圍。nn
注:本文轉載自人民日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